客户服务热线:0515-80985668

多媒体仿真系统开发、教学软件开发、虚拟仿真展示、教学设备研发
Banner001
Banner002
Banner003
新闻资讯 案例欣赏 产品中心 我们的实力

永乐大钟钟鼎文被3D技术成功拓印
发布于:2014/10/13 11:43:26 点击量:2384

在北京科研院计算中心,观众在明永乐大钟钟体内壁铭文的高清互动图像前驻足观看。该计算中心通过三维技术成功对永乐大钟进行高清扫描,使大钟铭文得以重现。

“惟愿国泰民安乐,惟愿时丰五谷登,惟愿人人尽忠孝……”昨天,记者在北京市科研院计算中心见到了被誉为永乐版“中国梦”的“十二惟愿”钟鼎文真迹拓片。在三维技术、数学运算的助力下,永乐大钟“通体”所铸的23万字佛教经咒已得到数字化重现。这是本市乃至国内首次实现数字化技术拓印钟鼎文字。

数百年来,享有“钟王”美誉的永乐大钟在风雨侵蚀下受到磨损。去年底,大钟寺博物馆与北京计算中心的专家开始谋划用3D扫描等数字手段,将大钟的关键信息采集留存。

“3D扫描是一场持久攻坚战。” 北京计算中心科研人员沈涛称,从去年10月起,这项工作整整进行了大半年。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的永乐大钟,高6.75米,直径3.7米,体积非常大。工作人员整日面对着密密麻麻的经文,与大钟、蝙蝠和3D扫描仪为伍不说,还经常会遇到难啃的骨头——由于大钟有的部位在横梁拐角处,空隙非常狭窄,即便小型手持扫描仪也伸不进去。这种情况下,工作人员想到了雕塑泥印模——先把泥糊在钟上,等泥干了取下来,再扫描泥巴……这才最终取得了这部分“刁钻”经文的3D信息。

采集到三维数据后,还要用软件工具建模,对大钟进行三维重构。一切就绪后,大家突然发现三维大钟的视觉效果并不好。原来,直接用肉眼看三维信息精度还远远不够,无法还原大钟的真实效果。惟一破解之法就是将扫描仪拍摄的大钟照片“贴”回到三维立体的大钟上。

“照片要一一对应,需要一个像素点一个像素点地拼接,这就好像在电脑前做一台复杂的‘神经手术’。”北京市科研院计算中心副主任刘清珺打了个比方。

事实上,工作人员在做照片拼接时,破面、重影和留白的情况时有发生,每每这时,都要对大钟重新扫描……今年7月,永乐大钟的3D模型终于建成,藏在钟体的经文也终于得见天日。记者在播放的3D动画视频中看到,不仅钟顶、钟内壁的经文可一览无余,在计算机的操作下还能实现自由缩放大小。也就是说,无论您想看钟纽处王菲歌里唱过的《心经》,还是钟裙处明成祖朱棣题字的《十二惟愿》,均可轻松实现。

对永乐大钟最初设计的数字保护工程原本到此可以结束了。可当刘清珺得知大钟上的23万字均出自明朝书法家沈度之手时,工程又延时了。“这位馆阁体的创始人,曾被永乐大帝誉为‘我朝之王羲之’,大钟上的经文即是他的真迹,何其珍贵,何不拓下来收藏?”

事实上,早在民国时期,北洋军阀张宗昌就曾对永乐大钟的钟身铭文做过一次拓印整理,但极不完整,现已残损不堪。此后,在90年代中期,北京各界人士联手对大钟铭文进行全面补拓、整理和编辑,并采用传统印刷、装帧工艺,出版了《永乐大钟铭文真迹》。对于这次历时多年的拓印工程,内行人称,由于钟体的经文都是阳文雕刻,传统的纸张拓印,非常不清晰,更加无法作为字帖用。





访问日期:2024-10-09